中国av免费看_日韩经典在线观看_毛片黄色一级_91成人在线看_欧美成在线观看_久久久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 > 首頁 > 教育培訓

政策法規 | 宗教政策法規知識宣傳

2023-11-01 17:25:54
1.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基本原則
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
3.如何正確認識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每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動可以不受任何約束,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拉人頭、強迫、誘導他人信教。
4.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都必須遵守憲法法律
無論是信教群眾還是不信教群眾,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信教群眾首先是國家公民,必須遵守憲法法律。要遵循法律至上的原則,在教義教規與法律發生矛盾時,要始終堅持國法大于教規,不允許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5.如何理解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要求
宗教的本土化,是世界各宗教生存和發展的普遍規律。任何宗教都要與所在的社會相適應,要適應社會制度、適應社會道德、適應社會文化?!逗幽鲜∽诮淌聞諚l例》規定,各宗教應當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抵制商業化傾向。鼓勵各宗教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組織宗教教職人員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文化教育基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6.鄉村兩級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中承擔什么職責
《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堅決取締各類非法宗教傳播活動,鞏固農村基層政權?!吨袊伯a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做好農村宗教工作,加強對信教群眾的工作,管理好宗教活動場所,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涉農村公共事務,堅決抵御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指出,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邪教活動打擊力度,制止利用宗教、邪教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大力整治農村亂建宗教活動場所、濫塑宗教造像。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嚴厲打擊敵對勢力、邪教組織、非法宗教活動向農村地區的滲透。
《宗教事務條例》規定,鄉級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的宗教事務管理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協助人民政府管理宗教事務?!逗幽鲜∽诮淌聞諚l例》規定,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協助人民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發現非法宗教組織、非法宗教活動場所、非法傳教人員、非法宗教活動及其他違法、違規、干涉基層公共事務行為的,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宗教事務、公安等相關部門報告。
7.怎么區分合法宗教活動與非法宗教活動
合法宗教活動在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內或經宗教部門批準的場所舉行,由經宗教部門備案的教職人員或符合規定條件的人員主持。凡是違背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的宗教活動都屬于非法宗教活動。非法宗教活動形式多樣,如未經批準在宗教活動場所外舉行的宗教活動、亂建寺廟、濫建宗教造像、私自組織朝覲、擅自接受境外宗教組織委任教職、私設聚會點、假冒宗教教職人員、承包經營寺廟、將寺廟作為資產上市、網上非法傳教,以經商旅游等名義組織群眾出境參加宗教活動,等等。這些非法宗教活動不僅影響正常的宗教秩序,也會對社會公共利益產生危害,需要政府加強監督管理,鼓勵群眾積極舉報,及時制止糾正和依法打擊。
8.正確區分邪教與宗教
宗教有愛國守法的傳統,對信徒參加活動的時間和次數等一般沒有嚴格要求,信與不信比較自由,不限制自由;邪教冒用宗教、氣功等名義,散布世界末日等歪理邪說,并對信教徒搞洗腦等精神控制。宗教崇拜的是神、佛等超自然的力量;邪教往往崇拜活著的教主,鼓吹只有忠誠于教主才能在世界末日來臨時獲得拯救或成神成仙。宗教活動都是公開的,接受政府依法管理;邪教則建立地下秘密組織,不在政府部門登記。宗教的捐款(奉獻)自覺自愿,邪教則強迫信徒捐錢、騙財騙色。中國反邪教協會公布的邪教組織主要有法輪功、全能神(又稱東方閃電、實際神)、呼喊派、門徒會(又稱三贖基督、三贖教、蒙頭教)、統一教、觀音法門、血水圣靈、全范圍教會、三班仆人派(又稱真理教會)、靈仙真佛宗、中華大陸行政執事站等。
9.迷信與宗教有什么區別
宗教有系統的教義教規,一套相對穩定的宗教制度、宗教儀式、入教手續和依法成立的宗教組織,合法的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迷信則是繼承了原始宗教中的一些粗鄙內容,泛指對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目前特指我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招魂、圓夢、請神降仙、驅病趕鬼,以及巫婆神漢的妖言惑眾、騙錢害人等,它們大多產生或流行于封建社會,并為剝削階級所利用,因此也常稱之為封建迷信。諸如巫婆神漢、占卦算命、揣骨相面、風水陰宅、驅鬼治病、神水神藥等迷信活動,迷信職業者利用這些活動騙人錢財,把它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黨和政府對封建迷信采取堅決取締的政策。工作中,要正確區分民間信仰和封建迷信。
10.民間信仰要依法依規開展活動,原則上不得新建場所
我國民間信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形態,崇拜的神靈多種多樣,主要有自然崇拜、神話傳說和佛教道教中的神靈、歷史人物、行業神等崇拜。這些民間信仰場所未經宗教部門登記,主要是以祈福禳災為目的的自發活動,如“土地廟”“龍王廟”“火神廟”等。不能把民間信仰等同于宗教,要弘揚民間信仰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他們開展健康進步的文化活動和公益慈善活動。民間信仰場所也要依法接受管理,需要重建、改擴建的,要依法辦理土地、規劃、建設等審批手續,原則上不得新建。禁止企業和個人投資、經營或承包民間信仰場所,民間信仰場所不得設置功德箱。禁止以佛教道教名義非法開展宗教活動、有僧人道士或假僧假道、以佛教道教名義進行商業化宣傳、搞封建迷信活動、借“神”斂財、售賣高香、違法違規占用基本農田或其他耕地。
11.境外利用宗教滲透有哪些形式
《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要求“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實質是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從事違反我國憲法法律和政策的活動,企圖爭奪群眾、爭奪思想陣地,這不是宗教問題,而是政治問題。通常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利用宗教進行民族分裂活動。他們支持達賴集團和“三股勢力”,打著宗教旗號欺騙裹脅群眾,煽動宗教狂熱,制造社會動亂,企圖顛覆我國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破壞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二是干涉我國宗教的內部事務。他們打壓、分化我國愛國宗教力量,培植地下勢力和代理人,控制我國的宗教團體,干涉我國的宗教事務,在我國境內建立宗教組織和活動據點、發展教徒,企圖爭奪我國宗教的領導權。三是在我國境內非法進行傳教活動。境外一些宗教勢力以投資辦企業、合作辦醫院、辦養老院、救助貧困學生、資助課題研究等形式搞滲透,打著旅游觀光、文化交流、學術合作、留學考察的旗號組織群眾出國參加宗教活動,進行培訓洗腦,利用微信、QQ、電子郵件等傳教,并在國內培養傳教人員,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各個階層非法進行傳教。公民發現境外宗教滲透活動應及時向宗教、公安等部門舉報。
12.防范宗教極端思想
宗教極端思想,是指歪曲宗教信仰的本意,以錯誤的解讀、偏激的闡發,誘使人離開信仰的正道而墮入歧途,干出破壞社會安寧甚至傷害生命的暴行。當今世界,宗教極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活動已經成為社會毒瘤,我國也深受其害,以“東突”勢力為首的“三股勢力”嚴重影響著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斗纯植乐髁x法》第四條規定,國家反對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義或者其他方法煽動仇恨、煽動歧視、鼓吹暴力等極端主義,消除恐怖主義的思想基礎。宗教極端思想是暴力恐怖分子進行“圣戰”洗腦、抱團成伙、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的重要思想基礎,打著宗教的旗號反宗教,對宗教教義進行極端的、歪曲的解釋,完全背離了宗教本身。一定要警惕和反對任何利用宗教狂熱來分裂人民,破壞各民族之間團結的言論和行動,堅決抵御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對利用宗教蓄意挑撥民族關系、破壞民族團結、從事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動的犯罪分子,不論屬于什么民族、信仰哪種宗教,都要堅決依法打擊。
13.怎么理解宗教與教育相分離的原則
《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督逃ā返诎藯l規定,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中共中央《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中發〔1982〕19號)指出,絕不允許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干預司法、干預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絕不允許強迫任何人特別是十八歲以下少年兒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廟學經等。
堅持宗教與教育相分離,《宗教事務條例》《河南省宗教事務條例》都明確規定,禁止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學校及其他教育培訓機構傳教、舉行宗教活動、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活動場所。具體應嚴格做到“兩個不得”和“五個嚴禁”: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學校進行宗教活動。嚴禁在學校傳播宗教思想、發展教徒;嚴禁在學校設立宗教活動場所、舉行宗教活動;嚴禁師生建立宗教團體和組織;嚴禁師生在校內外參加或組織參加宗教活動;嚴禁穿戴宗教服飾、佩戴宗教標志。
14.宗教不能干預群眾日常生活
宗教活動都是在社會中進行的,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時必須服從公序良俗,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尊重文化傳統和社會倫理道德。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和教職人員要尊重民風民俗,不得干預群眾的婚喪嫁娶和個人生活,比如不得以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名義發布公告要求群眾穿著特定服飾、禁煙禁酒等;信教群眾過中國傳統節日、按當地風俗辦紅白事,宗教不得干預。
15.宗教不能干涉基層公共事務
《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要求,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涉農村公共事務。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指出,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邪教活動打擊力度,制止利用宗教、邪教干預農村公共事務?!逗幽鲜∽诮淌聞諚l例》規定,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發現干涉基層公共事務行為的,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宗教事務、公安等相關部門報告。一方面,除涉及宗教事務管理工作外,基層組織不得利用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安排部署工作,召開村民大會、選舉等不得在宗教活動場所內進行;另一方面,宗教不得干預基層政務村務工作,宗教活動場所民管會不得插手村務管理。
16.平等對待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
在我國,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享有同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17.宗教教職人員主持宗教活動有哪些要求
宗教教職人員是指各宗教專門從事教務活動的人員,比如佛教的比丘和比丘尼、道教的道士、伊斯蘭教的阿訇、天主教的主教和司鐸(神甫)等,基督教的牧師、長老、傳道員等。
宗教教職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就是經宗教團體認定、政府宗教部門備案后取得宗教教職人員證書,二者缺一不可。
宗教教職人員跨縣、跨市、跨省主持宗教活動的,必須經宗教部門備案。外省的僧人、道士和阿訇、司鐸(神甫)、牧師、傳道員等未經省民族宗教委備案,不能來我省主持宗教活動。
凡在街頭以宗教教職人員身份兜售手串、拉人信教、看相算命的均為假冒教職人員或非法活動,應及時向宗教、公安等有關部門舉報。按照《宗教事務條例》第七十三條規定,宗教教職人員在宗教活動場所外組織、主持未經宗教部門批準的宗教活動的,依法嚴肅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并追究有關宗教團體、宗教院校或者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的責任。
18.哪些行為是非法傳教
《宗教事務條例》第四十一條、五十六條規定,非宗教團體、非宗教院校、非宗教活動場所、非指定的臨時活動地點不得組織、舉行宗教活動,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贈,不得開展宗教教育培訓,不得組織公民出境參加宗教方面的培訓、會議、活動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公益慈善活動傳教?!逗幽鲜∽诮淌聞諚l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廣場、公園、旅游景點、車站、碼頭、機場、醫院、商場、學校、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散發宗教類出版物、印刷品或者音像制品。比如,未經批準在宗教活動場所外舉行宗教活動、街頭拉人傳教、在公共場所散發有宗教內容的廣告、跳宗教內容的廣場舞、借探望病人在醫院等公共場所傳教、以勤工儉學名義拉學生入教、企業組織員工搞宗教活動等。
藏傳佛教的活佛、僧人等教職人員未經當地和內地省級宗教部門批準,到內地從事講經說法、開光灌頂、化緣收徒、放生等,都屬于非法傳教。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冒充活佛,招搖撞騙。藏傳佛教活佛的信息可以在互聯網的“藏傳佛教活佛查詢系統”(hf.tibet.cn)中查詢。
公民發現非法傳教活動,應及時向宗教、公安部門舉報。
19.正確認識清真食品
在我國,清真食品是指一些少數民族傳統飲食習俗。但是,近年來出現了“清真水”、“清真紙”、“清真通道”等泛化現象。要堅持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角度界定清真食品,將清真食品限定在含有動物肉類及其衍生物的食品范圍之內,不含肉類、動物油脂、乳類成份的食品不得冠以“清真”字樣,如植物油、食鹽等;更不能把“清真”概念泛化到食品以外的領域,如消毒餐具、餐巾紙、紙杯、化妝品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借“不清真”之名干預群眾生活。要防止刻意通過“清真”與“非清真”劃分人群、制造群眾之間對立。按照宗教不得干預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實施的原則,宗教教職人員不得參與清真食品執法;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不能參與發放清真食品牌證,不能以監制名義發證明。取得清真食品牌證的商家(廠家)在店面裝修、產品包裝時嚴格對照清真食品牌證的內容進行標識,不得有宗教色彩的文字和圖案,更不能使用國外的標識。
20.堅決制止“宗教搭臺,經濟唱戲”、借教斂財、傍佛傍道經營
中央有關部門規定,各級黨政干部要嚴守政策法規紅線,不得支持參與“宗教搭臺、經濟唱戲”,不得以發展經濟、促進旅游和繁榮文化名義助長“宗教熱”。嚴禁黨政機關和工作人員從宗教事務中謀取利益,堅決懲治腐敗。禁止黨政領導干部違規干涉宗教內部事務、參與經營活動,違者由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一些地方借旅游觀光為名,搞“禪修小鎮”、“伊斯蘭風情大街”建設,就是典型的“宗教搭臺、經濟唱戲”行為,必須嚴格禁止。一些地方利用佛教道教活動場所打造新的景區,把寺觀教堂列為招商項目,就是典型的商業化行為。
商業資本介入宗教,把宗教活動場所作為企業資產打包上市或進行資本運作,企業和個人借教斂財、傍佛傍道經營等,都必須嚴肅查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投資或承包經營佛教道教活動場所,也不能以“股份制”“中外合資”“租賃承包”“分紅提成”等方式變相投資承包。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投資修建或承包經營大型露天宗教造像。任何組織或個人捐資修建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造像,不享有所有權、管理使用權,不得獲取經濟收益,必須交由宗教界管理使用。
賓館、酒店、市場商戶不能設置功德箱。歷史上曾經是佛教寺廟、道教宮觀,現未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的,不得以佛教道教名義舉行開光、祈福、進香等活動,不得以功德箱等形式募集和收取宗教性捐獻。教職人員不得為非宗教活動場所和非宗教用品“開光”。
社會上常見的借教斂財、傍佛傍道經營有:銷售高香(長度大于50厘米,直徑大于1厘米),在宗教活動場所外以開光名義兜售平安符、平安鎖、放生魚龜和標有開光字樣的紀念品、宗教用品等經營行為;誘導游客和信教群眾燒高香、抽簽卜卦、炒作售賣“頭香”“頭鐘”等,收取高額費用;假僧假道看相算卦、沿路乞討、騙取錢財。
21.制止亂燒香、亂放生活動
亂燒香、燒高香可能引發環境污染、安全隱患,還會滋生“香火利益鏈”,形成商業化問題。亂放生可能造成外來物種入侵和人身傷害。佛教道教團體、場所和教職人員要倡導文明敬香,實行“三支清香”免費供,遵守環保規定,樹立自身良好形象。佛教道教界開展放生活動要堅持“自覺、自愿、不攤派”原則,控制規模,引導信教群眾樹立保護環境的理念。嚴禁利用放生活動開展商業性經營,堅決禁止各類違反法律法規、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身安全的放生活動。佛教道教界以外的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佛道教名義開展放生活動。
22.禁止借宗教進行商業宣傳和廣告營銷
《宗教事務條例》明確規定,禁止以宗教名義進行商業宣傳。利用廣告、招牌、宣傳片等對宗教造像、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活動進行商業宣傳和商業營銷實質上是借教斂財,違背了宗教組織的非營利性質,損害了宗教界的合法權益。有的以文化公司名義宣傳宗教,有的行業協會、商會、企業等使用宗教色彩名稱或有宗教色彩的商標、廣告等,有的賓館、酒店、商戶印制發放有教規教義內容的宣傳品,都屬于此類行為,必須嚴格禁止。
23.企業名稱和商戶店名不能有宗教色彩
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名稱禁限用規則》第六條明確規定,企業名稱不得“含有宗教組織名稱或帶有顯著宗教色彩的”。第九條規定,企業名稱應當使用符合國家規范的漢字,不得使用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第三十一條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和非法人分支機構(營業單位)名稱的登記、核準,參照本規則執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招牌、廣告用字和企業事業組織名稱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用語用字。
企業名稱和商戶店名不能帶有宗教色彩,如五個宗教的名稱“基督”“伊斯蘭”等和宗教用語“以馬內利”“阿彌陀佛”等,也不能使用含有宗教色彩的阿拉伯語等外語。各類商鋪在店面招牌、內部裝修、廣告宣傳中都要遵守這個規定。
24.為違法宗教活動提供場所、設施、資金、交通等方面的條件和便利的怎樣處理
《河南省宗教事務條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參與或者支持違法宗教活動,不得為違法宗教活動提供場所、設施、資金、交通等方面的條件和便利,不得協助境外組織或者個人在省內傳教,不得利用公益慈善活動傳教。有的把房屋出租或無償“奉獻”給境外滲透、非法傳教和私設聚會點使用,有的出錢幫助他們印資料、建網站,有的幫助拉人參加地下宗教培訓,等等,都屬于提供條件和便利。違反以上規定,由宗教事務部門給予警告,有違法所得、非法財物的,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情節嚴重的,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房屋、構筑物的,由規劃、建設等部門依法處理;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河南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還規定,出租房屋未辦理登記備案的,按規定予以處罰。發現承租人有利用出租房屋進行犯罪活動嫌疑的,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
25.新建、擴建、異地重建宗教活動場所和在場所內改建、新建建筑物需要哪些手續
新建、擴建、異地重建宗教活動場所,應按照《宗教事務條例》《河南省宗教事務條例》規定的籌備設立宗教活動場所的程序辦理,需由宗教團體向宗教部門申請報批,同時,還需按照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建筑法、消防法等規定辦理土地、規劃、建設、消防等手續,不得未批先建、邊批邊建、批小建大或擅自改變建筑風格。
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布局合理,不妨礙周圍單位和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避免設立在居民區或者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附近,應符合城鄉規劃,體現中國風格。
在宗教活動場所內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河南省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條對提交申請材料和報批手續做了具體規定。鄉村干部發現私自建設宗教活動場所或疑似宗教活動場所、宗教造像、私設聚會點等行為,要向上級報告,及時處理;發現宗教活動場所內有施工行為,要查驗手續,發現違規及時制止。
26.耕地、基本農田、宅基地不能擅自建宗教活動場所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在農用地(包括耕地、林地、養殖水面等)上未經審批建宗教活動場所是違法行為,違法占用耕地10畝以上,占用基本農田5畝以上的要判刑。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能私下買賣、轉讓建宗教活動場所。宅基地未經審批改建宗教活動場所也是違法行為。
27.宗教活動場所的財務規定有哪些
宗教活動場所須遵守《會計法》、《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統一規范記賬,開立銀行賬戶,統一會計人員培訓上崗,落實財務民主管理制度和納稅申報制度。不具備條件的,可委托宗教團體的會計人員代理,或在宗教部門指導下成立會計站,聘請會計人員代理。
接受信徒的捐獻應當入奉獻箱(功德箱),實行3人3把鎖管理,由會計開具收入票據,出納簽字蓋章后方可入賬。宗教活動場所民管會成員和會計、出納不得存在夫妻關系、直系或近親屬等關系。
宗教活動場所應按月公布財務收支情況,向宗教部門報告后,在場所內明顯位置向信眾公布收支明細表,接受信教群眾監督。每年一季度聘請會計事務所對上年度財務進行審計。
不得接受境外組織和個人附帶條件的捐贈,接受境外捐贈金額超過10萬元的,應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批。
28.宗教活動場所內部管理有哪些要求
《宗教事務條例》《河南省宗教事務條例》規定,宗教活動場所應當成立管理組織,實行民主管理。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的成員,經民主協商推選,報宗教部門備案,備案前要征求鄉鎮、街道和宗教團體意見?!吨伟蔡幜P法》《會計法》《文物保護法》《消防法》等都對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有明確要求,我省各全省性宗教團體也出臺了宗教活動場所財務、資產、會計、治安、消防、文物保護、衛生防疫等12項管理制度。宗教活動場所要嚴格遵守以上法律法規和制度,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監督、檢查,每年第一季度向宗教部門報告上年度的管理情況。應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和應急管理部門備案。
根據有關規定,宗教活動場所未經批準不得留宿境外人員,不得私自接受境外訪問、培訓、會議邀請,常住人員必須登記上報。
29.印刷、出版宗教出版物、宣傳品必須報批,不能在公共場所散發
編印、發送宗教出版物或其他宗教印刷品,需經省級宗教部門和新聞出版部門批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廣場、公園、旅游景點、車站、碼頭、機場、醫院、商場、學校、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散發宗教類出版物、印刷品或者音像制品。
宗教活動場所內銷售公開發行的宗教出版物和宗教用品,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工商登記、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稅務等審批手續。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運送、銷售、散發和張貼非法印制或者非法入境的宗教出版物和宗教用品。構成非法經營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0.網上涉宗教的內容和行為有哪些規定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宗教事務條例》等都有明確規定。開辦宗教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提供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的,應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核同意后,向省級電信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申請許可或者辦理備案手續。所發布的內容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宗教事務管理的相關規定?!毒W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要求,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含有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等內容的違法信息。
當前,境外滲透變換方式,大肆利用網絡傳教;一些人在網上開展宗教活動,搞 “網上燒香”、網上功德箱募款和宗教捐贈斂財等,都是違法的。
31.私設聚會點和家庭教會都不是合法宗教活動場所
私設聚會點和家庭教會未經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批準、登記,成為一些宗教不正常發展、活動混亂的重要原因,還會成為境外勢力滲透的重點和開展滲透活動的平臺。一些私設聚會點和家庭教會演變為滋生異端甚至邪教的溫床,成為社會上不法分子進行非法違法活動的載體,損害了正常的宗教事務管理秩序,必須依法打擊取締。打著某某教會名義活動的地下教會也屬于此類,并且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河南省宗教事務條例》第六十一條對打擊處理作了明確規定。對未經登記,以宗教團體名義進行宗教活動,或者被取締后仍進行活動的,依法予以取締、罰款、拘留等處罰。
32.在人民中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
根據《憲法》和法律法規,對信教和不信教的群眾,都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都要加強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都要大力開展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特別是現代科學知識的工作。《憲法》還規定,要在人民中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定,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黨員、群眾的無神論宣傳教育。要加強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科學世界觀(包括無神論)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工作中,不能到宗教活動場所宣傳無神論。
33.宗教界開展慈善活動有哪些規定
宗教界開展慈善活動要遵守《慈善法》規定,開展公開募捐的,必須經民政部門批準,取得公開募捐資格或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宗教組織開展慈善活動可以委托紅十字會、慈善協會等有管理經驗的慈善組織進行。
宗教界開展慈善活動應當自愿,不得攤派或者變相攤派,既不能向宗教組織攤派,也不能向信徒和教職人員攤派。慈善活動不能附加宗教方面的條件,比如要求受助者必須是某教信徒,或者要求受助者了解或信仰某宗教。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
不得利用公益慈善活動傳教。不能在慈善捐贈品里夾雜宗教用品、宗教宣傳品;慈善捐贈品不能打某某宗教的標識;開展慈善活動的人員不能穿有宗教標識的服裝,不能打有宗教標識的旗幟;慈善活動和項目不能以宗教用語命名。
34.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進行宗教活動,應當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外國人不得干涉中國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設立和變更,不得干涉中國宗教團體對宗教教職人員的選任和變更,不得干涉和支配中國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其他內部事務;外國人不得在中國境內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辦事機構、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或者開辦宗教院校、宗教培訓班,不得在中國公民中發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職人員、擅自在宗教活動場所講經講道、制作或者銷售宗教書刊、宗教音像制品、宗教電子出版物等宗教用品、散發宗教宣傳品和進行其他傳教活動等。
《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尊重國際學生的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但不提供宗教活動場所。學校內不得進行傳教、宗教聚會等任何宗教活動。
《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規定,境外非政府組織不得非法從事或者資助宗教活動。
35.共產黨員不能信教
共產黨員不得信仰宗教是政治紀律?!蛾P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規定,黨員不準搞封建迷信,不準信仰宗教,不準參與邪教,不準縱容和支持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及其活動?!吨袊伯a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對信仰宗教的黨員,應當加強思想教育,經黨組織幫助教育仍沒有轉變的,應當勸其退黨;勸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參與利用宗教搞煽動活動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五常市| 新宁县| 黄龙县| 日喀则市| 南澳县| 阳西县| 陆良县| 西藏| 乌兰县| 洱源县| 辉县市| 高陵县| 永泰县| 镇平县| 溧阳市| 同心县| 宁强县| 苍溪县| 蒙城县| 河曲县| 怀集县| 辉县市| 霍邱县| 岗巴县| 安岳县| 永新县| 龙山县| 苏尼特右旗| 沁源县| 万盛区| 梨树县| 正安县| 清河县| 珠海市| 西城区| 白沙| 赫章县| 五莲县| 霍城县|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