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控集團主導實施千億級海藻產業鏈,打造“國民共進”的西海岸樣板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今年,“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被寫入2021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青島海洋產業的主要承接區域,西海岸新區主動作為,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由海洋控股集團入股明月海藻集團和聚大洋集團,并計劃設立海藻產業控股集團,通過國資入股民企,助力新區打造千億級海藻產業鏈,探索打造國企與民企共進共贏的樣板。
明月海藻集團海藻生物科技中心大樓
產業優勢顯著,融資難制約企業發展
青島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青島市要實現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進世界城市體系前列,西海岸新區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也指出,要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縱深推進經略海洋,打造海洋強國新支點”等十一項舉措推動高質量發展。
西海岸新區六大海洋產業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優勢一目了然,全國海洋生物行業兩大龍頭企業——明月海藻集團、聚大洋集團均坐落于此。
使命召喚必擔當。2020年,西海岸新區提出打造千億級海藻產業鏈目標,以實現新區海藻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指揮棒已然揮下,“西海岸”號巨輪也點燃了引擎。但作為重要活力的民營企業,仍有融資能力、產業整合能力不足的短板,制約西海岸海藻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以聚大洋集團為例。近年來,空心膠囊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被稱為“朝陽產業”的植物空心膠囊市場前景廣闊。2016年,聚大洋集團搶占先機,新建了2條以海藻為原料的空心膠囊生產線,經過5年多的布局與發展,目前,公司所生產的海藻多糖空心膠囊已完成藥品從研發到上市的全部流程。
“盡管我們的海藻多糖空心膠囊克服了大多數藥企上市面臨的層層難關,還與修正藥業達成了初步合作,但目前我們的產能還遠遠不能達到修正藥業的需求。”聚大洋副總裁劉永建坦言,憑借以海藻為原料的優勢條件,2020年,修正藥業與聚大洋集團達成合作,作為唯一的合作伙伴,聚大洋每年向修正藥業生產銷售200億粒海藻多糖空心膠囊,實現修正藥業“植物膠囊替代明膠膠囊”的目標,但現在的聚大洋產能遠遠不足。
“目前,公司2條生產線每年的產量是8億粒,要實現年產200億粒的產量還需要增加48條生產線。”劉永建說,“聚大洋集團在海藻產業領域已打拼20年,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但要實現轉型升級,還需要資金支持及政府的引領。”
國有資本賦能,頂格謀劃產業鏈布局
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實體企業面臨轉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之一就是融資難、融資貴。
“從銀行貸款需要抵押物和擔保人,同時對還款時限、續貸條件要求都比較嚴格,有時候籌集要還的貸款也很讓人頭疼。”劉永健說,“雖然有過橋資金,但利息卻相對要高一些。”
民營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對行業的發展趨勢把握精準,但資金問題制約發展,如何讓海藻產業這一優勢繼續壯大?為此,西海岸新區頂格協調,頂格推進,提出國資入股民企,運用資本手段提升企業融資能力,凝聚國企與民企的發展合力,鞏固提升現代海洋生物基礎原料產業、發展壯大現代海洋健康終端產品產業,逐步向高端市場和新興市場轉型升級。
“與民營資本相比,國有資本可以超越單純的商業盈利目標,在發展實體經濟和引領產業發展中擔當起重任。”海洋控股集團副總裁徐志賓說。
徐志賓介紹,海控集團將對明月海藻進行戰略增資擴股,對聚大洋集團的海藻空心膠囊項目進行股權投資,在已有2條生產線的基礎上新增26條生產線,填補企業發展的資金缺口。
下一步,三方將攜手設立新區海藻產業控股集團,運用資本手段,搭建頂層架構,一方面,聘請專業海洋產業研究機構,對新區海藻產業鏈進行深度研究,形成新區海藻產業發展共識,制定發展新路徑,實現科學布局;另一方面,通過海藻控股集團,運用股權直投或專項基金等資本手段對行業中小企業進行并購,提升行業集中度,強化新區在海藻產業的地位,同時基于行業發展趨勢,選擇性收購產業鏈下游企業,深化產業鏈布局,提升企業盈利能力,促進行業大發展。
“在合作中,海控集團只是負責戰略管控、行業整合、規劃研究,經營權還是交給專業的團隊,為海藻產業提供賦能和支持。”徐志賓說。
截至目前,海控集團與聚大洋合資設立的項目公司正在進行成立前的準備工作,向明月海藻的戰略投資已完成決策流程,正在提報新區國企重大事項審議委員會審議,預計4月份完成投資。
協同共贏發展,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國民共進,多贏效果顯而易見。
“從事資本運營是新區賦予我們的主業定位,也是海控最具特色的業務之一。我們開展資本運營,最終是要落到產業上來的。”海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彩元說,海控集團可以以此為契機快速切入海洋產業,迅速找到打造海洋產業集群的突破口,形成集團海洋產業的先發優勢和以點帶面的產業發展示范效應,進而帶動新區海洋產業做大做強。
“盡管聚大洋在海藻產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由過去的工業級產品逐步發展為目前的食品級產品,但從整個海藻產業來看,目前公司還是一個大宗原料的制造企業,在產品應用方面發展不足。與海控集團的合作模式,更多的體現了‘專業化’運作,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有利于聚大洋的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劉永建說。
明月海藻作為全球海藻產業的龍頭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引領著新區海洋產業的發展。戰略投資不僅能幫助其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的難點、堵點,還可以增強其海洋產業龍頭企業的資本實力,幫助進一步做大做強。
“通過依托國有資本產業優勢、規模優勢,發揮民營資本在市場機制、激勵機制、管理機制等方面的活力和創造力,能形成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發展格局。”新區明月海藻千億級產業推進專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區發改局一級調研員肖來新說。
新聞快評
下活“一盤棋” 念好“共贏經”
面朝大海,面向未來,有諸多挑戰,更有難得機遇。打造千億級海藻產業鏈,無現成模式或途徑可循,考驗決策者探索前行的勇氣和智慧。
借產業價值鏈條重組,激活“國民共進”潛能,是“十四五”規劃的突破。
從全國經濟改革一盤棋出發,不僅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更要給民營經濟提供好的發展空間。借“十四五”期間國有大企業產業價值鏈條重組機遇,提供平臺、整合資源,為民營企業提供市場需求,通過相互補充發展,向著大中小企業血脈相連、命運相依的生態發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促使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形成共贏格局,共同奏響時代和聲。
市場主體有活力,高質量發展就有源頭活水。
深化國企改革,要帶動民企共同發展。僅依靠原始積累,如明月海藻、聚大洋般的龍頭企業也會遇到發展難題,將海控集團的資本優勢與明月海藻、聚大洋的產業優勢相結合,會為他們提供更多機會。
支持民企發展,為國企改革釋放活力。海控集團是以海洋為主業的區屬國有企業,合力打造千億級海藻產業鏈,也能為其導入活力因子,未來以此為抓手進軍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基礎牢固,大有可為。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探索奮進,國企民企一定能攜手共贏,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