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突破見行動|做強產業投資 賦能實體經濟——訪海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彩元
記者: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全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建引領全面提質暨“創新突破年”動員大會提出,要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創新突破。今年,海控集團在助力青島市和西海岸新區重點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將如何發力?
李彩元:黨的二十大報告聚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調“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
以資本“做媒”,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招引優質項目落地西海岸新區,是海控集團經過四年多探索實踐走出的特色發展路徑。
今年,我們將深化“金融+產業+園區”發展模式,圍繞光電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鏈,加快推進京東方、萬馬先進制造、誠志化工新材料等20余個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深度賦能華大智造、明月海藻、以薩股份等10余家鏈主企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建設紅樹林高端度假文旅產業園,打造國際化文旅產品體系,助力新區打造世界級濱海度假旅游目的地。
同時,創新“以投帶引、引育一體”招商模式,以“強鏈、補鏈、延鏈”思維進行精準招商。海控集團將通過戰略投資、并購重組、產業基金等資本運作模式引入行業龍頭企業以及細分領域優質中小企業,重點瞄準生物醫藥、海洋文旅等領域的“小而優”“專精特新”企業,重點關注總部遷址、產能落地等實質條件,通過資本運作手段持續優化資產結構。
記者:今年,海控集團將如何創新監管模式,賦能實體產業升級?
李彩元:近年來,海控集團在發展中逐步明確對系統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一臂之距”監管模式,在對萬馬股份、誠志股份的管理實踐中加以創新化應用,堅持“管資本、管方向、管大局”,確保國有企業體制不影響企業原有市場靈活機制。2022年,萬馬股份業績預告利潤同比增長47.5%至61.5%,印證了海控集團創新監管的卓越效能。
今年,我們將持續發揮“上市公司+”戰略優勢,加強2家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賦能實體產業升級。加快推進誠志華青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助力青島打造全球領先的千億級新材料產業園;加快推進萬馬海工裝備產業園開工建設和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策劃落地,強化產業資源掌控能力,不斷整合、吸引上下游產業聚集,以產業園區引導產業落地,并高標準推進園區開發運營,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以國有體制和市場機制“雙重優勢”助力青島市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和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
同時,積極投資擬上市公司,優化資產質量,助推上達電子、華道信息、中加特等優質企業加快IPO進程,在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之間鋪路架橋,助力新區資本市場持續穩定發展。
記者:全區“創新突破年”動員大會提出,要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市場化、專業化整合,做強做大國有資本和區屬國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今年,海控集團將如何更好地發揮國資國企的戰略支撐作用?
李彩元:近年來,海控集團積極踐行國企使命與擔當,綜合運用供應鏈金融、投資等手段持續服務新區中小微企業,幫助其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繁”問題。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海控集團共服務了25家中小微企業,提供各類融資53.83億元
近日,海控集團投控公司與盛業控股達成戰略合作。這是海控集團積極推進國企混改的一次重要突破,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為集團保理業務導入優質業務資源,借助投資者數字科技管理手段,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分散融資主體、擴大資產規模、提升資產管理水平,促進業務公司實現市場化轉型。
作為總資產超過1600億元的國有資本控股集團,海控集團始終堅持以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發展底線。集團牽頭搭建了“易企銀”平臺,集中力量防范解決系統企業債務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助力打造新區“零風險”金融區,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區“創新突破年”動員大會吹響了創新突破和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海控集團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承接新區發展戰略,以想在前、干在先的魄力推動新區重點產業升級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