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要聞 | 聚鏈成群,“藍色引擎”動力強勁
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縱深推進經略海洋,加速培育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海洋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蓄能成勢,“藍色引擎”動力強勁,交出了一份向海而興的“高分答卷”。據初步核算,新區今年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6%,占全市比重達42.5%,占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的44.6%。海洋一、二、三產業分別同比增長4.4%、9.6%、7.9%,海洋三大產業結構為2.4:46.3:51.3。海洋經濟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新區海洋經濟延續較快發展態勢,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其中,海洋新材料產業成為現代海洋產業的關鍵支撐。中國科學院金屬所高端軸承青島示范基地項目加快建設,打造全國高端軸承的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級材料檢測評價中心、高端軸承制造中心以及齒輪、模具等基礎零部件制造基地。青島市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董家口園區)首批總投資229億元的10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目前園區已落地海灣化學、青島特鋼、雙星輪胎、金能化學、益凱新材料等總投資912億元的65個重點項目,入駐企業49家,初步形成了以海灣化學為龍頭的乙烯產業鏈,以金能化學為龍頭的丙烯產業鏈,以益凱新材料、國橡中心新材料和雙星輪胎為龍頭的碳四產業鏈,以青島特鋼為龍頭的先進金屬材料產業鏈。
海洋裝備制造業動力強勁,上半年海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73%。北海造船產能加速爬坡,年內預計交付16艘集裝箱船;中船發動機與北海造船形成產業配套,實現地產地配;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完成海上安裝;海西重機交付2座海工平臺;武船麥克德莫特海洋工程訂單充足;濰柴海洋裝備制造中心一期項目竣工,對標國際一流船艇,聚力打造國際領先的船舶研發建造產業基地。
現代漁業提質增效,上半年漁業產值同比增長5%、產量同比增長4%,產值產量實現雙豐收。新區積極洽談引進國信萬噸級三文魚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建成“刺參良種育繁推一體化建設示范項目”等3處水產種業基地項目;“阡里毛蝦”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功注冊,新區水產品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達到4個,數量占青島市近三分之一;新增1處國家級海洋牧場,新區國家級海洋牧場總量達17處,數量占全國近十分之一。
港口航運業持續上揚,上半年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5%。1-6月份,山東港口青島港貨物吞吐量約3.63億噸,同比增長5%;集裝箱吞吐量1519萬標箱,同比增長9%。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北三突堤7-8#泊位工程、董家口港區瑯琊臺灣灣底通用碼頭工程等加快建設。
海洋藥物及生物制品業有序推進。免疫抗腫瘤海洋一類新藥“注射用BG136”完成一期臨床試驗,開始籌備二期臨床試驗;明月海藻集團海洋中藥制劑項目獲頒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修正(中國)海洋生物醫藥大健康科技產業基地正式落戶;聚大洋青島國際海洋寡糖制備中心產業化基地一期投產運營;總投資11億元的清原海洋生物基因編輯研發及應用項目開工建設。
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業保持穩定。華能董家口海水淡化項目獲全國最高地方獎補;青水津膜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為中石化青島煉化建設“超濾+反滲透”雙膜工藝中水回收項目投產運行,預計年節水減排量達到54.6萬噸;靈山島海水淡化工程、古鎮口海水源功能2號能源站加快建設。
海洋新能源產業加速布局,上半年海洋電力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2%。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的氣動式波浪能發電裝置榮獲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最高獎——特別嘉許金獎;總投資61億元的金能棋子灣海上光伏發電項目和中船藍色海洋經濟綜合體項目加快推進。
海洋電子信息產業前景廣闊。新區集聚自然資源部海洋測繪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海洋信息智能應用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海洋電子信息領域科技創新平臺41家,推動海洋測繪、海洋物聯網、海洋大數據等領域建設;青島市出臺《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支持山東港口青島港加快港口大模型建設,促進車船港協同、船海岸協同,提升港口物流運轉效率;中海潮科技自主研發的數字化海洋信息低代碼編程仿真和預報軟件“海鏡”啟動公測,助力實現仿真建模科研工具國產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