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區 | 西海岸新區:資本之水激蕩發展新動能
2021年,西海岸新區金融業再次交出“含金量”十足的年報。
金融業增加值99億元,同比增長6.3%;銀行存貸款余額突破6000億元,化解大額不良貸款成效顯著;新增登記基金管理公司7家、備案基金產品76支、認繳規模501.16億元;為32個企業授信41.68億元、放款17.48億元……“更多優質金融資源紛至沓來、服務實體經濟精準有力、資本之水澎湃聚集”三句話簡單勾勒出2021年新區金融業“加速跑”的基本輪廓。
>>“大塊頭”爭落戶<<
金融資源加速集聚
優質資源的聚合是產業升級不可或缺的重要動力,對金融業而言,吸引更多代表先進業態的金融機構落戶,向現代金融業進階才會更有底氣。
2021年,新區實施改革發展“三大提升、四大突破”頭雁行動,以打造唐島灣金融科創區為牽引,扎實開展雙招雙引,大力集聚機構資源,先后引進渤海財險等市級一級金融機構,以及青島航空產業融合基金、山東陸海聯動投資基金兩支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百億產業基金,金融機構層級逐步提升,基金規模接近千億,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加強。
“大塊頭”的金融機構讓新區現代金融業氣息撲面而來,創投風投資本加速集聚也讓新區成為創投風投新高地。
在創投風投資本的招商活動上,新區創新“基金+產業”招商模式,瞄準頭部創投機構和基金備投企業庫,利用好創投風投大會、財富論壇等重要節會,主要領導帶頭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地開展精準招商。2021年,新增登記基金管理公司7家、備案基金產品76支、認繳規模501.16億元。累計中基協登記基金管理公司49家、備案基金產品186支、基金規模達930.33億元。
>>賦能實體經濟<<
金融服務精準有力
金融業“加速跑”的一大標志,就是資本之水澎湃聚集,為實體經濟提供強力支撐。
2021年,新區存貸款余額創新高,達6066.67億元,同比增長16.92%;新增貸款余額555.53億元,占全市六分之一以上;新區銀行機構表外業務余額453.30億元,中間業務余額188.26億元,合計641.56億元,占表內業務余額的23.73%。
“中長期貸款的增加,表明銀行機構加大了對制造業等實體經濟中長期貸款支持,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充分的資金保障。”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新區綜合利用銀行貸款、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融資工具,完善線上、線下綜合性服務平臺,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增強,區地方金融監管局榮獲全省“金融輔導工作表現突出基層單位”。
在完善政金企對接機制上,新區建立大功能區、鎮街、行業主管部門金融工作聯動機制,形成“一線連多點 多點連成網”工作格局。針對智能制造、工業樓宇等領域融資,年內共組織金企現場對接活動57次,走訪重點企業110家,發布143個項目、共167.05億元融資需求信息,為32個企業授信41.68億元、放款17.48億元。
>>優化融資結構<<
資本市場更加完善
一直以來,以銀行融資為主的間接融資占據主導地位是金融業的“短板”之一。近年來,新區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展直接融資渠道,推動社會融資結構由間接融資為主向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并重轉變,成為拉長這一“短板”的優化融資結構重要舉措之一。
2021年,新區獲批首批上市公司孵化集聚區試點,打造企業上市集群,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拓展多層次融資渠道,累計上市企業達到18家,1家企業交易所排隊、7家企業青島證監局輔導,股權投資達224.3億元。
創投風投支持實體經濟持續發力。2021年,新區加強各大功能區與落地新區基金對接力度,加快基金投資新區產業步伐,主動牽頭或積極協調區工信局、國內招商促進中心等部門開展美泰科技、眾創科技、中工際華重工、365跑腿網等22次路演活動,參與投資人近100人次。
截至目前,新區私募股權類基金已對外投資項目373個,投資金額224.3億元。其中,投向新區項目65個,投資新區金額119.96億元,占已投金額的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