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v免费看_日韩经典在线观看_毛片黄色一级_91成人在线看_欧美成在线观看_久久久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 > 首頁 > 政務要聞

聚焦新區 | 西海岸新區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重點發展七大產業鏈,打造海洋強省先行示范區

2022-05-30 20:29:49

微信截圖_20220530085256.jpg

Page03-720.jpg

《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重點發展七大產業鏈,構筑“一核、四灣、多園”發展格局,提升產業發展三大驅動力,實施十大支撐工程——

到2025年海洋生產總值力爭突破2800億

走在前、開新局!5月28日上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開幕,齊魯大地進入“黨代會時間”。省黨代會報告對山東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藍圖進行了擘畫,并對今后五年著力抓好的12個方面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安排,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搶占海洋產業發展制高點,建設人海和諧美麗海洋。”作為全省唯一承擔“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國家戰略使命的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將如何擁抱蔚藍機遇?又將扛起怎樣的重任?

近日,新區管委辦公室印發《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從綜合實力、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五個方面確定了20個海洋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到2025年,新區海洋經濟總體保持快速高質發展,力爭年均增長15%,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800億元,海洋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2%,占全市海洋生產總值比重持續保持40%以上。

詳觀《規劃》,結合實際,西海岸新區有雄心、有實力、有底氣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打造青島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核心區、山東海洋強省先行示范區和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

七“鏈”共舞,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規劃》立足新區海洋經濟基礎和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海洋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主要發展方向,持續做強船舶海工、海洋航運貿易金融、海洋化工、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冷鏈、海洋科技服務六大特色優勢產業鏈,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濱海旅游產業鏈,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船舶海工產業鏈方面,依托海西灣修造船基地的造船工業基礎,建成國家級高端船舶修造產業基地和世界級船舶海工裝備生產基地,到2025年產業鏈增加值力爭達到490億元。海洋航運貿易金融產業鏈方面,發揮新區作為區域性海上航運樞紐中心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優勢,發展航運貿易、金融等高端服務業,到2025年產業鏈增加值力爭達到730億元。海洋化工產業鏈方面,充分利用董家口液體化工和天然氣碼頭基礎條件,打造全國重要沿海石化基地,到2025年產業鏈增加值力爭達到370億元。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鏈方面,打造國內一流的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產業基地,到2025年產業鏈增加值力爭達到150億元。海洋冷鏈產業鏈方面,大力發展深遠海養殖,建設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到2025年產業鏈增加值力爭達到180億元。海洋科技服務產業鏈方面,大力發展涉海研發服務業、新興研發服務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服務水平,到2025年產業鏈增加值力爭達到100億元。濱海旅游產業鏈方面,打造現代化、智慧化、國際化濱海旅游業和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濱海旅游產業鏈,到2025年,全區年均接待游客人數達到8000萬人次,產業鏈增加值力爭達到280億元。

產城融合,明確空間布局規劃

基于新區自然海灣、城市和產業空間分布,《規劃》遵循產城融合、組團發展思路,構筑“一核、四灣、多園”海洋經濟發展格局。

“一核”,即以膠州灣區為核心,依托灣區堅實的造船海工、臨港物流、石油化工等產業基礎,用好自貿試驗區政策紅利,大力發展航運服務、跨境電商、大宗交易等新興業態,以現代服務業推動海洋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引擎。

“四灣”,即以唐島灣區、靈山灣區、古鎮口灣區、董家口灣區為增長極,大力發展海洋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其中,唐島灣區聚焦金融服務、總部辦公、科創孵化等產業功能,完善文教衛體等服務設施,打造國際標準的金融科創服務區。靈山灣區以提高海洋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為主攻方向,發展現代海洋服務業、海洋新興產業兩大產業集群,打造新區西部城區活力中心。古鎮口灣區著力培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海洋科教創新高地和海洋先進制造業新增長極。董家口灣區將建設國家大宗商品儲存、加工、物流基地和重要的交易中心,打造現代化臨港產業區和海洋特色臨港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海洋特色循環經濟示范區。

“多園”,即依托膠州灣區、唐島灣區、靈山灣區、古鎮口灣區、董家口灣區五大灣區打造,培育現代海洋產業集群,構筑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帶。

要素支撐,提升三大驅動能力

圍繞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規劃》強化要素支撐,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產業要素集聚供給、海洋對外開放合作三大驅動能力,增強海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推動海洋產業提質增效,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在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方面,通過增強科技研發實力、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拓寬成果轉化渠道四個方面,持續強化科技要素支撐。

在提升產業要素集聚供給能力方面,進一步優化人才、資金、土地、海域配置機制,提升配置效率,通過提高育才引才效能、加大投資融資支持、優化土地海域配置三個方面,強化海洋產業發展支撐。

開放是海洋經濟的根本特征。在提升海洋對外開放合作能力方面,則按照新區發展定位要求,利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特殊政策區的先行先試優勢,通過擴大涉海貿易開放、擴大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本開放、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三個方面,加快構建開放型海洋經濟體系,打造示范和引領帶動全市、全省開放合作戰略高地。

重點突破,實施十大支撐工程

《規劃》堅持任務化、項目化、工程化推進,重點實施十大支撐工程,扎實有效推動新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遠海資源綜合開發工程,將建設國家深遠海養殖試驗區,為全國深遠海養殖發展提供青島經驗和青島方案。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擴容工程,將加快推進海藻生物千億級產業鏈,規劃建設海洋高新區海洋生物產業園。船舶海工產業創新轉型工程,將聚力打造海洋高端裝備產業基地、打造中國藍海基地、國際領先的船舶海工基地。海洋國際合作平臺聯通工程,將深化推進自貿區青島片區海洋領域試點任務,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智慧海洋平臺精細管控工程,將建設海洋要素聚合的智慧平臺,建成海洋綜合管控的“藍色天網”。海洋企業工業互聯賦能工程,將以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海洋產業發展,加速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海洋科技產業協同創新工程,將打造古鎮口海洋科教創新區,建設完備的海洋知識產權交易平臺體系。海洋高層次人才支撐計劃工程,將圍繞重點海洋產業發展方向,在“十四五”期間支持20個高層次人才產業化項目,引進培育100名以上海洋高層次人才,新增200億元產業規模。海洋漁港城市融合提升工程,將對全區22處現有人工漁港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打造“人海和諧”的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進一步促進生態漁業以及休閑旅游業的發展。海洋生態環境修復提升工程,將高質量完成海岸線修測任務,鞏固提升“藍色海灣”綜合整治成果,實施陸海環境污染聯防聯控,強化用海巡查監管,保護海洋生態。

藍圖催人奮進,實干鑄就未來。西海岸新區將加強統籌協調,深化改革創新,強化“海洋委主導、海洋辦統籌、部門抓落實、專班抓攻堅”工作運行機制,上下協調、高效運行,確保各項任務順利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东莞市| 濮阳市| 建昌县| 登封市| 宁津县| 凤凰县| 凤山县| 凭祥市| 康定县| 崇左市| 苗栗市| 刚察县| 白沙| 延吉市| 古交市| 濉溪县| 武川县| 东丽区| 北海市| 凤山县| 威宁| 宝丰县| 岚皋县| 双辽市| 沧州市| 德庆县| 洞口县| 广州市| 莱州市| 顺昌县| 安庆市| 漳浦县| 高淳县| 正定县| 黎城县| 泾源县| 荆州市| 万山特区| 永登县|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