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區 | 西海岸新區高端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到2025年制造業產值力爭達6600億元
《青島西海岸新區高端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重點發展八大產業集群,實施五項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到2025年制造業產值力爭達6600億元
高端制造業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力量,是實體經濟的核心。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高端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在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山東省大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形勢下,對新區高端制造業進行產業價值鏈分析,從而對未來發展方向、重點任務進行梳理,明確發展目標,配置關鍵要素,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規劃》總結了西海岸新區高端制造業“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成績,分析了“十四五”期間新區高端制造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新區高端制造業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明確了“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65%以上”等12項總體指標和“‘十四五’末,新區制造業產值達到6600億元”等15項具體指標,為新區高端制造業未來5年發展謀篇布局。
發展目標清晰明確
聚力打造制造強區
“十四五”期間,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新區的高端制造業如何發展,迫切需要頂層設計和引領。《規劃》為新區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發展重點,是“十四五”期間新區高端制造業發展的綱領性指引。
《規劃》為新區高端制造業未來的發展設定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65%以上,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左右,形成智能家電、高端化工新材料、“芯屏”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船舶海工、汽車、高端裝備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八大產業產值占比達到85%。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更加凸顯,產業基礎能力顯著增強,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產業鏈集聚效應進一步放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能級躍升,全力打造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區工信局局長隋俊昌介紹,預計到2035年,新區經濟將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國際競爭力、科技創新力顯著增強,率先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成海洋強區、制造強區、數字強區、人才強區。
總體目標明確,具體目標明晰。《規劃》還指出,到“十四五”末期,新區制造業產值力爭達到6600億元;打造5個以上全國領先的智能工廠及50個以上特色鮮明的數字化車間和自動化生產線;新建成10個專業、專注、高水平、國內領先的共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創新服務平臺等具體目標。
培育八大產業集群
攻堅五大提升工程
《規劃》立足新區傳統與新興產業并存,資金、勞動、技術密集型共生的制造業發展現狀,指出將發展一批重點裝備及產品,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龍頭及“專精特新”企業,推進一批試點示范項目,促進新區制造業加速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實現高質量發展及新舊動能轉換。
“以制造基地為依托發展船舶海工,以智能家居為引領發展智能家電,以藍色高端為導向發展高端化工新材料,以價值提升為目標發展汽車產業,以典型裝備為抓手發展高端裝備產業,以國產化替代為機遇發展“芯屏”產業,以民生需求為指引發展海洋生物醫藥,以創新項目為載體發展人工智能。”隋俊昌告訴記者,《規劃》梳理出新區未來5年高端制造業的八大發展重點,每一方面均指出了發展路徑和重點項目。
以“芯屏”產業為例,《規劃》指出要聚焦“強芯擴屏”,突破半導體產業,以前瞻化、高端化、集聚化為方向,搶抓國產化替代戰略機遇,立足本地產業基礎與需求,重點發展集成電路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以及產業配套等全產業鏈;依托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青島生產基地等項目,引進培育新型顯示產業鏈上游基礎材料項目,加速產業聚集,實現集群化發展。到2025年,力爭“芯屏”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打造中國北方光電顯示與半導體產業聚集區和發展高地。
此外,《規劃》還布局了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工程、科技創新支撐工程、企業雁陣培育工程、數字化賦能工程、要素保障提升工程五項重點工程,進一步推動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企業主體地位
助推高端制造發展
縱覽《規劃》全文,其內容充分契合新區高端制造業的現狀,分別論述了“發展基礎”、剖析了“發展優勢”、制定了“總體要求”、確定了“發展重點”、部署了“重點任務”、突出了“重點工程”、提出了“保障措施”。
“《規劃》的出臺恰逢其時。”7月4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趙永瑞受邀對《規劃》進行政策解讀時,對《規劃》給予充分肯定。他認為,《規劃》目標合理、任務明確、措施有力,可引導新區高端制造業發展,為企業轉型升級、政府招商引資等提供了指引。
就如何做好《規劃》的實施,趙永瑞提出,除準確理解和實施規劃的內容外,建議從企業和技術層面,進一步突出優勢產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例如,在智能家電產業,充分發揮海爾、海信、澳柯瑪等企業的帶動作用,不僅制造產品,更要成為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促進優勢產業的升級。同時,他還提出加強各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推動工業軟件的發展和應用,重視新材料的研究應用,突出創新在制造業發展中的作用和企業的主導作用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來自專家的政策解讀十分有借鑒意義。”隋俊昌表示,新區將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創新體系,開展重點關鍵共性技術及裝備的聯合攻關,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促進西海岸新區高端制造業規模質量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