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十年 | 用營商“含金量”贏得發展高質量
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西海岸新區將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列為“一號改革工程”,最高規格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率先組建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將營商環境優化、政府職能轉變、服務企業發展、涉企惠企政策等納入全區一盤棋,一體化協同推進,奮力推動營商環境在全國第一方陣進位爭先,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2019年發起高效西海岸建設突擊行動,實施了“模擬審批”“拿地即開工”等35項改革措施,集中破解了新區項目審批的一系列難點堵點問題;
2020年發起打造精簡高效政務新生態改革攻堅行動,實施了“開辦零費用”“電力預裝”等294項改革措施,建立起了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基本工作框架;
從2021年起,新區全面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其中,2021年實施了“極簡審批”“府院聯動”等291項改革任務,2022年提出9個領域45個方面283項改革任務,“法律服務超市”“項目審批5G直通車”“一金兩貸雙保險”等一批創新舉措實現全國、全省領先,2023年實施“三個百”掛圖作戰行動,集成推出305項攻堅任務清單;
……
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瞄準國內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西海岸新區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攻堅,連續5年發起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滾動出臺優化營商環境1.0、2.0、3.0、4.0、5.0版集成改革政策,清單化提出1200余項任務舉措,累計形成300余項經驗做法。新區營商環境建設不斷“升級迭代”,城市競爭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成為企業家愿意來、落地快、發展好、離不開的創業熱土。
對照國家營商環境評價維度,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新區成立政務服務等19項重點工作推進專班;區屬各功能區、部門、鎮街和駐區單位,均成立由一把手負責的營商環境工作團隊;區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人大代表常態化監督辦法》,區紀委監委持續開展護航專項行動,“兩辦”督查部門將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納入工委管委重點督查范圍,亮燈警告、掛牌督辦,約談相關責任人;制定實施《關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意見》,將干部隊伍建設與優化營商環境有機結合,大膽選拔使用在營商環境建設工作中敢于創新、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將全區走訪服務整合納入“我與企業一起成長”行動,全體機關干部與新區全量企業建立長期固定結對關系;全域布局104處“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小站”,圍繞政策咨詢、法律服務、融資納稅等方面提供11類60門涉企課程;設立全區政策評估辦公室,從制定、執行、效益三方面建立評價體系,在政策合法性審查基礎上首推合理性審核;《惠企政策詞典》迭代至4.0版,連續兩年發布“惠企政策申報月歷”,“免申即享”政策清單拓展至44項……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西海岸新區將繼續堅持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推動跨部門協同聯動,樹立鮮明用人導向,常態化精準服務企業,構建涉企政策服務體系……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蹲點點位:區行政審批服務局
3小時辦結45份營業執照
“我們公司要對45家連鎖門店的經營范圍進行變更,因為經營需要特別著急,能幫幫我們嗎?”日前,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接到了青島醫保城藥品連鎖有限公司的求助熱線。
接單后,工作人員根據求助內容回復可以使用政務服務“定制辦”的方式幫助其辦理。該局政務服務“定制辦”黨支部迅速與企業取得聯系,全面了解定制需求,包括具體需要辦理的事項、涉及的領域、期望的辦理時間等。同時,黨支部考慮到分支機構后續經營可能會涉及的行政許可事項,在企業明確點單的“營業執照變更”事項基礎上,主動為其增加了“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這一事項。
黨支部從事先擬定的“定制辦”事項清單中選擇相應的經營范圍變更登記和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服務事項,并及時派單給相關業務科室的先鋒隊員,為45家分支機構提供相關政策咨詢和預輔導。“接到任務后,業務科室馬上和公司經辦人建立聯系,一次性告知了辦理業務所需的材料,同時開通‘紅色專窗’通道,集中一次批量辦結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用時不到3個小時。”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四級調研員崔曉說,“定制辦”方案明確了分支機構“批量”“集中”一次辦理的路徑,通過“紅色專窗”通道,由專窗專員集中申請、審批,政務服務“定制辦”黨支部全程跟蹤業務辦理進度,效率提高75%以上。
政務服務“定制辦”還包括黨員先鋒隊上門服務,通過“入樓申報指導”“一件事審批上門”“服務打包”等方式實現業務現場辦理,個性化定制服務內容和方式,確保各審批環節無縫銜接,將服務送到企業身邊,將便利送到群眾手中,切實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
“辦理過程非常順暢,效率非常高。”業務辦理完成后,青島醫保城藥品連鎖有限公司經辦人單女士高興地在“黨建引領政務服務‘定制辦’評單表”上留下了“非常滿意”的評價。
為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中“打頭陣、當先鋒”,今年以來,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建立黨組擬單、黨員干部接單、黨支部派單、先鋒隊伍送單、企業群眾評單五步工作流程,緊盯有“批量”“集中”辦理需求的分支機構、連鎖門店以及經營主體集聚、實行集中管理的大型商超、樓宇、農貿市場、產業園等服務群體,通過事先擬定涵蓋商事經貿、社會事務、工程建設和招投標等領域的99項“定制辦”事項清單,提供跨領域、跨科室、跨單位的惠企政策咨詢、幫辦代辦和證照審批等服務,實現一次性辦理。
自政務服務“定制辦”服務機制運行以來,先后為167個項目、42家企業開展業務指導、政策宣傳上門共計293場次,為企業群眾提供“個性化”咨詢服務240余件次,為近300戶經營主體開展“一件事上門辦”服務,將“多窗跑”“逐個辦”優化為“一站式”“打包辦”,切實解決了企業群眾辦事耗時長、跑動次數多的問題。
蹲點點位: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古鎮口中隊
“剛柔并濟”助力校城融合發展
“如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如何讓更多的師資力量融入城市管理中?”
“我們轄區有25家在建項目工地,施工方都在夏季多雨、高溫天氣前趕進度,我們執法部門如何在不影響正常施工的前提下杜絕工地揚塵、噪聲擾民、拋灑滴漏等問題?”
……
近日,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古鎮口中隊黨支部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交流會,古鎮口中隊黨支部書記王正全拋磚引玉。
“黨建聯建就是很好的路徑。咱們支部與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生第二黨支部的聯建活動,以組織互融促‘心聯’,大家聚力促發展的共識早已達成。”“黨員分頭收集在建項目信息,真正摸清‘家底’,精準服務,啟動無人機巡查,對工地無事不擾。”“支部黨員帶頭,協調交警、學校保安組建‘護學崗’,尤其春運和寒暑假放假和開學季,我們可以協調為師生制定定向公交發車計劃。”……交流會現場氣氛熱烈,參會人員踴躍發言、各抒己見。
“頭雁振翅”帶動“群雁齊飛”,古鎮口中隊黨支部“善動腦、重執行”,支部黨員每次頭腦風暴后,支部書記帶頭抓落實。“古鎮口海洋科教創新區是新區的城市窗口,我們以黨建工作凝聚力量,探索剛性約束和柔性執法和諧統一,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精準發力、狠抓落實,進一步做好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工作,助力校城深度融合發展。”王正全說。
每周到項目現場了解項目方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精準地做好項目服務;聚焦重點區域,對非法營運、倒客甩客等擾亂客運經營秩序的行為進行依法處罰,切實維護良好的道路運輸秩序;堅持“誰執法、誰普法”的工作理念,進學校、進企業、進項目一線,宣傳綜合執法事項;以“公眾開放日”活動為契機,組織召開轄區內在建工地和經營業戶的禁噪專題普法宣傳會……
古鎮口中隊是新區第二支全領域直屬中隊,“我們將繼續在執法體制改革的陣地上與時俱進、向遠而行,強化黨建引領,把握治理理念高度,挖掘管理體制深度,增強隊伍建設力度,始終保持民生溫度,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有力的執法保障,推動古鎮口海洋科教創新區高質量發展。”王正全說。
蹲點點位:膠南街道社會治理中心
讓新市民在新區站住腳、扎下根
“這件事兒,讓我這個在新區打工七八年的外地人,一下子有了家的感覺……”
日前,記者跟隨膠南街道社會治理中心專職網格員王聰來到青島世紀海佳機械有限公司,向車間工人于海生回訪訴求解決情況,于師傅的一番話讓記者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
“父母年齡大了,我一個人在這邊打工,想找個學校把孩子接過來上學,兩個孩子大的上五年級、小的上三年級,能不能幫忙聯系一下?”此前,于海生通過“訴速辦”市民訴求解決平臺反映了問題。王聰了解具體情況后,立刻聯系街道宣教文衛中心,咨詢新市民子女教育相關政策,并一同前往轄區學校對接入學事宜。學校校長第一時間電話聯系于海生,告知孩子入學需要的條件,并幫助快速辦理入學手續。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2個小時。
于海生告訴記者:“當時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沒想到這么快事就辦成了,這一刻我感受到了來自這個城市的關心與溫暖,非常感謝大家。”
“轄區企業務工人員占總人口的近1/2,流動人口占比大、流動性強等特點給新市民服務工作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聚力打造‘15分鐘面對面’接訴即辦快速處置品牌,加快新市民融入步伐。”膠南街道社會治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兩小時很短,卻給了一位來新區七八年的新市民“家的感覺”。
新市民工作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從進城務工人員到高校畢業留區大學生,從創業就業的中青年到投靠子女的老年人,一座城市品牌形象的樹立,很大程度上在于外來人口的城市體驗和評價口碑。近年來,新區深入推進新市民工作創新發展,以“來了就是新區人”的城市胸襟,建設承載美好生活向往的品質之城,努力提升新市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們聚力打造‘一家親’品牌,構建‘區級全局統籌謀劃、部門橫向聯動推進、鎮街縱向逐級落實’的‘立體式’工作體系,傾心打造市民‘一家親’小程序,助力新市民在新區扎根和生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打造新時代幸福美好生活態。”區社會治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 個個都有營商責任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優化營商環境是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擴大招商引資的重要保障、增進民生福祉的內在要求,著力塑造營商環境新優勢,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營商環境在全國第一方陣進位爭先。
優化營商環境牽一發動全身,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尤其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增強系統思維,在統籌兼顧中實現整體推進。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圍繞服務經營主體這個核心需求,把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作為持續改進服務的重點,用心用情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古鎮口中隊在執法體制改革的陣地上與時俱進,強化黨建引領,把握治理理念高度,挖掘管理體制深度,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有力的執法保障。近者悅,遠者來,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膠南街道社會治理中心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推進新市民工作創新發展,聚力打造“15分鐘面對面”接訴即辦快速處置品牌,加快新市民融入城市的步伐,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如今,在西海岸新區,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事關營商形象、個個都有營商責任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西海岸新區整體推進、系統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與時代脈動同頻共振,為經營主體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也必將為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