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要聞 | 向“優”而行 近悅遠來
“這場宣講會太及時了,為我們貨物出口解決了后顧之憂。”前不久,一場別開生面的政策宣講會在董家口經濟區召開,董家口港海關、董家口海事局等多部門協同發力,為20余家駐區企業送上一攬子政策“干貨”。
近年來,董家口經濟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22年5月,推出“一對一”聯系企業服務機制,深入企業宣傳惠企政策,收集解決影響和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今年3月份,又將該機制優化升級為“入企小分隊”服務機制,這種服務模式更加高效精準,實現了從“企業找服務”到“服務找企業”的轉變……服務機制的迭代升級,在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同時,也吸引著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這片投資興業的沃土。
專員變隊伍
服務更高效更精準
日前,位于董家口經濟區的海灣化學220千伏變電站內,青島海灣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電氣部部長王富春看著220千伏控制柜綠燈亮起,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電通了!”他笑著和身邊的同事說。
青島海灣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自搬遷至董家口化工園區后,項目陸續投產。隨著一個個項目落地,用電需求也逐步攀升。“原來公司建有一座110千伏變電站,但這座變電站與目前我們迅速增長的用電需求不匹配,更無法滿足‘十四五’期間新建項目的用電需求,因此急需新建一座220千伏變電站。”王富春說,“聯系董家口經濟區管委后,他們專門成立了海灣化學外線配套項目工作專班,倒排工期、靠前服務,幫助我們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讓我們用最短時間完成了變電站建設,為經濟區管委迎難而上的工作態度和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點贊。”
“2022年5月份,我們推行‘一對一’聯系企業服務機制,即一個專員對接一個企業,從在建項目到已投產企業,從項目推進到生產經營,進現場、問需求、解難題,保障了企業高質量發展。”董家口經濟區管委黨群工作部黨群團隊團隊長申憲偉告訴記者。但隨著該服務機制的實施,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如專員進企業,了解情況和收集問題不夠全面和深入,與之對接溝通的企業人員反映的問題有的相對片面、有的相對主觀,不但很難真正把握企業的重點需求,還會給企業造成困擾。
為此,董家口經濟區總結問題、探索創新、完善機制,將“一對一”服務機制升級為“入企小分隊”服務機制,組建20個入企服務小分隊,由經濟區管委相關負責人統籌,相關部門負責人帶隊,業務骨干和專職幫辦代辦人員為隊員,與駐區企業常態化溝通、精準化聯系,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入企小分隊’服務機制能夠將惠企政策更快傳達給企業管理層,同時收集到的問題更客觀真實。需求把得準,我們的服務就會更精準。”申憲偉說,小分隊會在第一時間對項目企業訴求做出精準、快速反應,通過深入項目現場實地對接等方式,第一時間幫助企業、項目解決實際問題。
現場解難題
3個月收集訴求近百條
近日,董家口經濟區管委接到青島六和迅捷物流有限公司電話求助,該公司為海灣化學運送的7臺裝置需在3日內送達,但因有兩套設備超長超寬超重,配送途中需進行沿途運輸交通管制以防止發生交通事故,且需臨時拆除化工園區封閉道路涉及的相關標識、信號燈、限高桿等設施。
“接到物流公司電話求助后,我們入企小分隊第一時間與海灣化學取得聯系,同時協調交警等部門對園區封閉道路進行臨時管制,對接董發集團園區封閉運營公司配合物流公司進行相關設備設施的拆除及事后修復工作……”董家口經濟區管委園區管理與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專班工作人員宗家正說道。
配送途中,入企小分隊深入一線調度、及時解決問題,保障所有設備全部按時入廠。入企小分隊優質高效的服務深受物流公司好評,并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自今年3月底印發入企服務小分隊工作方案以來,董家口經濟區組織各入企服務小分隊全部下沉企業一線,了解生產經營情況,收集各類問題建議93項,已全部轉交相關責任部門辦理。截至目前,已辦結64項,29項正在推進。
創新不止步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一個地區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放眼董家口經濟區,在營商服務中打破常規、向“優”而行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創新推出“三段推進”工作法,根據項目建設規律,將項目管理量化為前中后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確定一名經濟區管委分管負責人牽頭、一個部門負責,統籌推進有關工作,同時設立項目專項辦公室,實行一個項目、一名指揮、一支隊伍、一抓到底的集成化管理機制;
推出“三張清單”工作模式,為經濟區所有項目明確項目方事項、經濟區事項、對上協調事項“三張清單”,按月制定,實現項目從開工前手續辦理、開工建設、試生產前到正式投產各個環節節點明晰、責任到人、提前介入、全程保障;
推出項目“模擬驗收”,2023年上半年,對金能化學、邦拓球團等體量大、工藝復雜、技術難度高的項目進行“模擬驗收”,減少了企業跑腿次數,提高了辦事效率,項目驗收時間比計劃時間平均提前了一個月;
……
持續優化提升的營商環境,吸引著新項目競相落地,落地投產項目不斷增資擴產,董家口經濟區逐漸成為一方投資興業沃土。獲批設立以來,董家口經濟區已集聚產業項目173個,總投資3085億元,已經完成投資1505億元,過百億元項目8個。以不斷優化提升的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董家口畫卷,正徐徐鋪展。
優化營商環境要多一些“企業視角”
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應從何處發力?董家口經濟區給出的答案是,要站在企業的角度去思考。
近年來,記者在董家口經濟區采訪過多個為企服務案例,也見證了經濟區優化營商環境向“優”而行的迭代升級。
推進項目建設,有“三張清單”多方合力、統一推進;助力項目早投產,有聯合驗收專班“模擬驗收”,推動項目實現早介入、早指導、早糾正;為企紓困解難,有入企小分隊上門精準解決難題……這都是董家口經濟區聚焦企業“急難愁盼”,精準把脈后開出的“良方妙藥”,是立足現實痛點和企業實際需求做到的“靶向發力”。
優化營商環境,無論是從職能上進行延伸,還是在政策上細化拓展,都要緊盯企業實際發展需求找準發力點。當好企業“娘家人”,董家口經濟區正以營商環境之“優”謀經濟發展之“進”,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低碳高端石化產業基地和支撐青島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